近日,为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共涉及296种药品,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品。与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约有45%的品种价格作了适当下调,平均降价12%左右;约有49%的品种价格未作调整;还有约6%的品种适当提高了价格。
调整后的价格从10月22日起执行。
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看病贵”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下调了百余种药品的价格,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让百姓略感担心的是,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发出的降价通知已经不下数十次,但目前药品的整体价格却依然偏高。
从过去的情况来看,每次降价通知出台之后,总会有一批质量不错,但价格相对低廉的药品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而“疗效更佳”的新药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看一下这些所谓新药的成分,与之前那些物美价廉的药品并没有多大差别,有的只是改变了一下规格和剂型,还有的甚至只是换了个包装和名称,就堂而皇之地变成了“新药”。当然,这些“新药”的价格自然要与其“更佳的疗效”相适应,价格翻几番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病人用什么药很大程度上还是医生说了算。笔者的医生朋友坦言,目前以药养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对于医院还是医生来说,使用非基本药物的利润会更高一些。而且,也有不少病人认为便宜无好货,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自然愿意开那些非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目录实施之后,百姓究竟能够从中得到多大的实惠仍未可知。
所以,笔者认为,要解决“看病贵”这一问题,单靠出台基本药物目录是远远不够的。从短期看,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更多地配套措施,以保证基本药物目录能够得到切实地落实,尤其是对于降价药品“见光死”的情况,应该出台措施进行监管,比如对于“新药品”实行更为严格的审批,防止“换个马甲就成为新药”这一情况的发生。此外,从此次公布的基本药物目录来看,部分百姓常用的药物尚未列入目录之中,希望未来有关部门能进一步调查百姓的用药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大基本药物的范围,让百姓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而从长期来看,要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力度。目前药品价格居高不下,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药厂要赚钱,医院和医生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此情况下,医疗卫生行业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公共事业,患者的利益又如何能够得到保障?!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医药分离”的进程,并建立起针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大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切实解决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