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对于母乳喂养父母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有哪些误区要警惕?
走出母乳喂养的误区
母乳是婴儿最安全、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最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还要小心下面6个误区:
误区1:4个月之内的婴儿在吃母乳之外也要喝水。
母乳的渗透力与血浆相似,对肾脏的渗透负荷很低,因此,即使在热带或沙漠中母乳喂养也不需要喂水。有不少人不知道母乳有这一特点,母乳足够的情况下还给宝宝喝水,这真是好心办错事。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喝了水,势必影响吃奶,喝糖水减少宝宝对母乳的需求,还容易腹胀。对于4个月之内的宝宝,只要吃母乳营养就足够了,不需要喂其他的东西。
误区2:母乳喂养会使妈妈乳房下垂、身材走样。
给宝宝喂奶不但不会使新妈妈的乳房下垂,反而会由于喂奶的关系让乳房变大,如果能够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会比以前还漂亮。同时,由于亲自带宝宝,再加上乳汁的分泌,会大大增加体能的消耗,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形。
母乳喂养不单对宝宝好,对妈妈也同样有益处。首先,通过宝宝的吸吮,使妈妈体内产生大量的催产素,增强子宫收缩,促进恶露的排出,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另外,母乳喂养还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误区3:为了让宝宝睡得香,给宝宝在临睡时吃奶。
给宝宝在临睡时吃奶易造成乳牙龋齿,这是因为睡眠时唾液的分泌量对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会减少,加上奶水长时间在口腔内发酵,会破坏乳齿的结构。其次,容易发生吸呛,当宝宝意识不清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护气管口,易使奶水渗入造成吸呛的危险。
另外,还容易降低宝宝的食欲,因为肚子内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时候被灌进去的,宝宝清醒时脑海里没有饥饿的感觉,所以以后看到食物会降低欲望。
误区4:初乳没有营养,不喂给宝宝吃。
初乳是产妇产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宝宝出生一周内最佳的天然营养品。它所含物质的质与量的特性和新生儿一周内的特殊需要非常一致,初乳分泌量虽然少,但对正常婴儿来说是足够了。
初乳中所含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最适合宝宝一周内的需要,不仅容易消化吸收,且不增加肾脏的负荷。初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免疫因子、抗感染物质,其中免疫球蛋白A比成熟乳高8倍,并且在产后第一天含量最高,活性最强,因此初乳可使宝宝出生后即获得口服免疫抗体及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有些妈妈不知道初乳的好处,认为初乳量少,且颜色不好,就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妈妈,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宝宝。
误区5: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什么营养了,应该给孩子断奶。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6个月以后,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
在增加辅食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1—2年。而且6个月不是绝对的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喂辅食,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也一样营养俱全,健壮成长。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误区6:母乳喂养要定时定量。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宝宝每次吃到的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孩子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
这些情况都是很自然的,而且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为宜。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妈妈涨奶了,而宝宝肯吃,也可以喂,而不应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