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春节传统美食:
传统上福州人过年有哪些规矩?对于这个问题,能够细数举例的人寥寥可数,但是,如果换个方式提问"福州人传统过年,吃什么?"相信举手的就大有人在了。其实,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传统的饮食蕴含着深浓的文化寓意,牵系着福州人传统春节的情结。猴年,我们对福州过年食俗刨根问底,一览福州人过年饮食的"旧爱",追寻这些"乡土"美食的前世今生。
【红年糕】年年高
过年肯定要先说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福州人的年糕犹如一个托盘,且甜咸兼具,甜的有红年糕、白年糕、芋头糕等,咸的是萝卜糕。
老字号:安泰路上安泰酒楼的红、白年糕在福州人中很有口碑,是传统的年货,以笼为单位,一笼约1500克,每500克元,今年已经售出了四五千笼,和安泰楼的年夜饭一样供不应求。芋头糕则要数澳门路上的百年老字号"木金肉丸",每粒0.6元。
【太平燕】保太平
太平燕和北方的馄饨形似,特点在于它是"以肉包肉"。燕皮是将猪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地瓜粉,制成薄如纸张的状。用肉燕入开水中煮沸捞起,再调入紫菜、粉丝、香菇、腐竹等作料,与鸭蛋共烹。由于鸭蛋在福州话中与"压乱"谐音,做成的"太平燕"有吉祥寓意,成就了福州人逢年过节的必备菜肴--"太平燕"。
【春卷】迎春到
春卷,又名薄饼。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菜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菜,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春卷皮是用高精粉加盐,搅拌成浆,在高温的铁板上甩制而成,"薄若蝉翼"、"饼可映字",这种手艺活,一般家庭难以操作,都是从专门店里买来,配上自己做的馅,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干、肉丝、笋丝、葱花等。更讲究的做法是,配上鸡肉丝或海蛎,虾仁、冬菇、韭黄等。
没有【鱼丸】不成席
鱼丸是用鱼肉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丸状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福州鱼丸是以鱼肉做外皮的带馅丸子,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没有鱼丸不成席",从这句俗语中便可知福州人对鱼丸的偏爱了,当然,年夜饭上也是不能缺少的。
老字号:"塔巷口鱼丸"、"依幼鱼丸"是老招牌,此外,大福兴鱼丸、茶亭街和交通路的交叉口、榕城古街的贵鱼丸、东泰路上一家专卖连江鱼丸的店、观风亭路上一家专营小店,都是老福州人首肯的字号。
【芋泥】压轴甜点
芋泥是将"槟榔芋头"蒸熟后,用刀板压制成泥,加入白糖、鸡蛋、熟猪油和水搅拌均匀,装碗上笼用旺火热一小时取出,再用切碎的红枣、花生、瓜子仁、炒芝麻、梅舌蜜饯、葡萄干等撒在面上制成的。香郁甜润,细腻可口,是闽莱传统甜食之一,年夜饭接近尾声时,端上来的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这是不变的甜蜜。
老字号:很多福州人都知道林则徐、外国领事和芋泥的故事。而福州市西营里的醉仙楼、仙兴馆也是百年老店,5元一包,买回家只要用微波炉转一转就可以吃了,可谓物美价廉。
【芥菜、芹菜】不可少
炒芥菜和炒芹菜这两种青菜在福州年夜饭里必不可少,有一说是因为青菜谐音"亲亲热热"。在福州人传统的除夕饭桌上,必定要先上这两样:一是炒芥菜,因为芥菜生长期长,生命力旺盛,取意"长寿";二是炒芹菜,要放蒜一起炒,为的是谐音"勤劳"、"精打细算"的好彩头。
【拗九粥】表孝心
正月二十九吃拗九粥,这是"目连救母"的传说成就了福州人的一个民俗。据说,和尚目连的母亲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地狱里,他每回送给母亲吃的食物,总被小鬼吃掉。后来,目连想了一个办法,用马蹄、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再撒一把黑芝麻送去,小鬼见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小鬼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现在,福州人多以习惯了喝这样的粥过"孝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