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篇
1、香竹饭香竹饭,傣语称“考澜”,只能用具有特殊香味的香竹“埋考澜”煮制。香竹为乔木科竹类,杆细如酒杯,内壁粘有一层具有特殊香气的白色竹瓤。煮香竹饭,选用当年长成的嫩竹,依节砍下,每段留一竹节。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放在炭火或烤炉内用微火烘烤。食用时,敲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粘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
2、傣味包烧包烧,傣称为“摩”。制作包烧时取主料(畜禽肉、鸟肉、鱼、蔬菜等)200-300克,净剁细,青椒、鲜姜、鲜蒜、芫荽、苤菜等配料洗干净切末,把主、配料掺合,加入适量食盐、味精调匀,用鲜芭蕉叶或鲜冬叶包裹并用竹篾扎紧,置于火塘的炭灰下捂烧至熟,即可用芭蕉叶包好捂熟。常见的包烧菜肴有包烧鱼、虾等水鲜、包烧野蘑菇、南瓜尖、甜笋等蔬菜;包烧畜肉、兽肉等。包烧的菜肴不会走味、养分不会挥发散失,堪称“原汁原味”俱在。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
德宏篇
1、景颇蒸肉把猪肉或牛肉剁成肉泥,拌上腌菜、盐、辣椒等作料搓成团,用芭蕉叶包得严严实实放到蒸笼里去蒸,或者埋进浅土里,上面烧上一堆火“蒸”熟,这样的蒸肉,野味十足,特别鲜香。
2、鸡肉稀饭煮鸡的汤用来煮稀饭,把鸡骨头(可剁碎)放入,酸扒尖也切碎倒进去,再加入豆豉、小米辣、香尖、大蒜、烤焙好的砂仁煮制。味道奇妙,配上一小碟咸菜,吃上2~3碗绝对不是问题。
保山篇 1、河图大烧大烧,又称“烤猪”,素为保山盛筵上的一道大莱,尤以河图乡人所烤最负盛名。其制作颇为繁难:将适龄壮猪宰杀除毛清腔后缝上破口,通体涂上以芝麻油、蜂蜜、酱油及多种香料调制的混合调料,再将其整个架在栗炭火上边翻边烤,边烤边涂调料,直到熟透为止。大烧外酥内嫩;皮色金黄油亮,香脆酥润;肉质鲜嫩细腻,甜而含香。其色、其香、其味均非寻常烹制方式之所能比。
2、腾冲坛子鸡源于明末,兴于清初,由其独特的瓷坛(或特制砂锅)焖制工艺和神秘的宫中药物和融合腾冲当地原材料配制而成。坛子鸡其色金黄玉润,晶亮养眼,其色纯正持久,不闷不腻,入口细品,皮脆肉嫩骨酥,满口溢香。坛子鸡还因为中药秘方的卤制,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为适合老人和小孩。
临沧篇 1酸笋德昂语称“崩板”,用龙竹笋(家竹笋)或野生竹笋加工而成。夏季的野生竹笋最好,笋肉嫩而厚实。当竹笋破土而出的时候采挖,将笋皮剥洗净,分段切成簿片再切丝,丝越细越好,把切好的笋丝放入洁净的罐里压紧,放入凉水腌几天,就变成了酸笋子。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可加酸笋。
2、火腿木瓜鸡火腿木瓜鸡以云县、临沧交界地羊头岩一带最为有名,这里头道水和蚂蚁堆的山地子鸡源充足、盛产木瓜,给制作提供便利。火腿木瓜鸡属药膳佳肴,吃之不仅口感好,还有保健价值。
怒江篇 1、石板粑粑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
2、将军鸡将军鸡是怒江具有悠久历史的,有保健功效的传统名菜。这是一道炖菜,其主要配料为鸡肉加名为“将军渡”的和氏传家的纯天然植物草药秘方。其做法是:将火腿油(150克)放入锅中并加旺火,将适量(因所需食量而定)鲜鸡肉切成鸡块后放入油锅中煎炒,待鸡肉炒黄后加盐、加水、放入“将军渡”。因“将军渡”事先被磨成粉末,在被放入鸡锅后,植物分子很快溶进汤和鸡肉中,仅用旺火炖10---20分钟即可食用。本菜肉质香脆可口,汤有平和、爽口、浓香之味。食用将军鸡有滋阴壮阳、清热解毒、提神滋补、改善血液循环之功效。将军鸡自被开发面市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今天、“将军鸡”这个品牌菜就象它的名字一样可信、有力、厚重。
丽江篇 1、丽江三文鱼丽江的三文鱼,并非我们所熟悉的海产的三文鱼,而是雪水滋养的,玉龙雪山的雪水就是适合三文鱼生长的淡水。可以吃生鱼片,也可以在锅里涮着吃。最好是配着青稞馒头、野菜煎饼、鸡蛋酥、渣渣牦牛肉、香格里拉原生态火腿一起吃。在丽江比较流行的吃法是一鱼三吃:鱼头做个鱼头鱼骨汤,油炸鱼皮沾椒盐吃,鱼肉呢就做刺身。
2、腊排骨火锅纳西名菜三叠水第三叠——热烈叠中的一道主菜。它的做法并不复杂,用料也极其简单,而且口味也是大众都能接受的。使用秘制好的腊排骨下锅清炖,不用加任何调料,炖至排骨软烂且不能离骨,这个时候你就能闻到浓浓的腊排骨的香味了。因为是名菜,丽江的餐厅几乎都可以吃到腊排骨,其他地州辣排骨的店也比较多。
迪庆篇 1、酥油茶别在酥油里找“茶”人类离不开水,就像藏民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的制作讲究,藏民从牛奶中提炼出营养价值极高的酥油,再把酥油和土茶混合,添加其他香料和盐,一种美妙的味道就产生了。就像变魔术,原来奶和茶的结合不知可以是奶茶,还可以是酥油茶,酥油茶无不体现着藏民的智慧。
2、糌粑红糖再香,不如糌粑久长。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的传说:公元7世纪,藏王经常带兵打仗。但雪山连绵,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军队给养十分困难。为此,藏王日夜忧虑。一天晚上,在天的格萨尔王给藏王投了一梦:何不将青稞炒熟磨成麦,既便于携带又易于贮藏。藏王醒来,恍然大悟,立即命令部下烧锅磨麦,筹集军粮。青稞炒麦飘香,其加工方法很快传遍了雪山草地。
3、青稞酒美酒一杯留客宴
青稞酒藏语称“纳然”或者叫做“羌”,它是藏民族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是藏族人待客的最佳饮料。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经淘洗干净后,用水浸泡一夜,在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大约两小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稍晾一下,去除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最后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如果气温高,一两天即可取出饮用。
青稞酒神话:王母神禽大青鸟往人间撒落一粒金栗,生根开花结籽,有农种之遂成青稞,铁拐李为报百姓施茶之恩,将仙酒注井使之成为酿酒的神水,农人酿之,得美酒。
4、琵琶肉薄腻若明珀,开类琵琶在迪庆藏族人家过大年三十时,丰盛的晚餐桌上有一道肉色油亮鲜红,肉味浓烈香鲜的腌肉。就是琵琶肉,琵琶肉制作讲究,宰杀后的猪刮毛洗净,开膛取出内脏,剔去骨头。然后撒上用花椒、胡椒、草果、盐等调制的佐料面,还要抹上烧酒。用线把刀口缝好。在猪耳朵里各塞上一个核桃,在猪鼻孔里也各插一根粗细刚好能塞严鼻孔的小木棍。放几天之后,取出木棍,灌一些盐水进去,再塞严木棍。
琵琶肉的传说:从前有一位老猎手,经验丰富又射得一手好箭,因此只要上山,就绝不会空手而归。他觉得自己的好运气都是神仙给的,所以总忘不了祭献山神、猎神。老猎人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一次打到的猎物太多,吃不完,放了几天就坏了。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得到神仙的指点,醒来后依法腌制,就做成了可存放很长时间的琵琶肉。
相关阅读:
云南旅游不只有大理丽江 这些地方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