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种不良的父母施爱方式
孩子离不开爱,一般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有益的爱,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父母的爱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常见的几种不良的父母施爱方式:
①溺爱。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件可以葬送孩子前程的可怕“礼物”,被溺爱着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别人为他的付出,不懂得接受合理的、必要的约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软弱、退缩,不懂得关爱他人,没有责任感,将自己所获得的一切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犹如温室里长大的花草,经不起风雨,在社会的竞争中常常会节节败退。而这结果,是溺爱孩子的父母一手造成的,他们用“爱”的彩衣“剥夺”了孩子接受必要约束的机会。
②只有物质的满足,没有沟通的爱。这类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意、事业,没有时间或没有意识到要抽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他们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你想吃什么?”“你想要什么?”“你还有钱花吗?”……他们常常给孩子买来昂贵的衣服、玩具,带孩子出入豪华的餐厅,却很少关心孩子心里是怎样想的,孩子快乐吗?孩子难过吗?有烦恼吗?他们从不过问。而他们的孩子,感受更多的是空虚、无聊和缺乏安全感。
③自我牺牲型的爱。这类父母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如为了让孩子读好书,父母承包了家里的一切劳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天只需读“圣贤书”,至于其他的“不用管”,父母为孩子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却倾其所能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与需要。但当孩子不能如愿地实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又倍感遗憾和心力交瘁。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充满了压力和不快乐。由于“什么都不用做”,他们丧失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以致在同伴中常感自卑和无能。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他们心里时时充满压力。据一项有关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当要求回答“你认为最难抵挡的压力是什么?”时,在205名中学生中有80%认为最沉重的压力既不是学习负担也不是升学压力,而是源于父母过度的关心。过分的爱构成了过量的压力。
④专横的爱。这类型的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什么”,他们总是抢着为孩子作出各种的选择,并经常对孩子说:“你懂什么?听我的没错!”他们认为孩子还不具备能力作出正确选择,于是小至选衣服、鞋子的款式,大至选报兴趣班、升学的学校等,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结果可想而知,培养出的孩子要么没有主见,唯唯诺诺,人云亦云,要么逆反、背叛,孩子千方百计要挣脱束缚。亲子关系也常处于僵持状态。
以上这些都是不明智的施爱。对于孩子,爱犹如水中行舟,水既可载船,亦可覆舟。只有理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其基本要求就是关心、理解、尊重、爱而不娇。在家庭中积极营建宽松、平等的氛围,相信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父母主动尝试去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思考和选择,这更有助于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而日趋走向成熟。
(四)夫妻关系不健全的家庭孩子的特征
孩子最早认识和接触的人际关系是源于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夫妻之间的和睦恩爱是孩子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土壤。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父母之间的真正爱情,这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首先以自己的相互关心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关于这些应永远记住”。否则,夫妻之间“两天一大闹,三天一小吵”或相互之间不言语,形同陌路人,势必酿成孩子压抑、苦闷、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严重的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反社会行为。
据调查发现,夫妻关系不健全的家庭孩子具有以下特征:放荡不羁、乱跑、撒谎和欺骗、固执、闷闷不乐、做错事无所谓、喜欢孤独、易烦躁、易发怒、经常发呆、不愿与人交谈、做事有始无终、言谈不能自制、喜欢吹牛等。正如卢梭所说:“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密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品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只有具备健全的夫妻关系,才谈得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