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漕舫游河穿城
若是在陆上看腻了,不妨沿着京杭大运河慢慢行走。沿河的游步道旁,展示的是从隋代杭州运河形成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直到今日运河综合保护情况的杭州运河开掘与变迁史,这些展示或采用平涂线刻,或雕版拼贴,精致而不乏历史感。
走累了,踏几级石板、拾阶而上,总会发现几处会所、茶楼或是咖啡吧,就像古时赶路到了驿站,可以停脚歇息,略微调试心情。不同的是,这里少了风尘仆仆,多了几份慵懒,或坐在户外的长椅上发呆,或窝在室内柔软的沙发里遥想,这样大半天就过去了。
如果临时改变主意,想坐着漕舫船去运河边转转,体验一把“水上慢生活”,那么沿河的几个码头,过十多分钟就有一班漕舫船。
杭州运河上的10艘漕舫船都有着非常好听的名字:拱宸、通济、大关、建北、京江、潮王、艮山、江涨、北星、中北,它们分别是运河上10座桥名,连接着西溪湿地、运河、上塘河与钱塘江。
坐船水行桥下,是另一种桥下空间的文化展示。与步行系统不同,船行观景以“运河印象”为主题,讲述的是中外历史名人与杭州运河的关系,你可以在桥下看到中世纪西方三大旅行家: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和伊本白图泰,北宋的陆游、南宋的文天祥、元代作曲家关汉卿、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等。
坐船往北,一路水行到桥西,终点便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拱宸桥。过去,她是古运河杭州的终结;如今,在桥的一岸是民国时代的合院民居、上下两层的木结构小楼,而另一岸则是喧嚣繁华的运河文化广场和各类酒店超市;一座桥隔开了一座城市的喧嚣,叙述着杭州老底子的生活和现代都市的繁华。
船穿城往西,则可抵至西溪湿地。11月的西溪湿地,最适合听芦赏花。西溪的芦花,名之秋雪,到西溪看芦花,首推秋雪庵。坐船往芦苇荡中走,金黄的芦苇、泛白的芦花,在秋风下哗哗作响,当它如雪般地在水边茫茫展开时,如同置身梦境。你便想让光阴走得慢一点,待得久一点,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