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Ao Dai)是越南的国服,它在越南南方发音发作/ow yai/ 而在北方发作/ow zai/. “ao”源于汉语“袄”,在现代越语里“ao”则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而dai的意思是“长”。它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类似中国旗袍,胸袖剪裁非常合身,突显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而两侧开高叉至腰部,走路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逸,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因此无论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很方便,大家常常看到越南街头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奥黛少女,在惊羡其飘逸时,也常常为她们捏把汗,担心裙带绞进车里不安全,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在越南语里,奥黛一词可以指历史上的多种服装,包括ao ngu than——一种受到中国影响的时装。包括河内艺术家Nguyen Cat Tuong 在1930年受巴黎时装的灵感而重新设计的一种服饰,包括现在我们看到的西贡服装设计师在50年代设计的样式。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的越南南方,奥黛曾经非常流行,但是1975年越南全国统一以后,提倡俭朴的服装而禁止时装而基本消失,直到90年代,奥黛才重新流行起来。越南男子相对照也有一种叫Ao gam,通常也在重大节日和婚丧礼等场合穿,但是今天Ao gam只是在老年男子中才穿。
早期奥黛
公元39年,北方的越南女人为了纪念一对勇敢抵抗中国入侵的姊妹(Hai Ba Trung),开始穿起剪裁宽松、有着四片裙摆的ao tu than,这是越南旗袍最早的记载。到了公元1744年,阮王朝(Nguyen Dynasty)尊儒的皇帝Vuo Voong倡导女性穿着钮扣式上衣与裤装,之后的皇帝Minh Mang则下令禁止女性穿裙子,于是裤装开始在上层阶级流行起来,同时也采用中国满清旗袍领的设计,从颈部、腋下沿着肋骨开襟以便穿脱,这就是越南奥黛的早期形式。
现代奥黛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属时代,一些年轻女孩开始进入法国人的学校读书,这时出现了既能符合她们知识文化上优越感、同时又能领导时尚风潮的服装。1930年代,当时最有名的设计师同时也是作家的 Nguyen Cat Tuong(法国人称他 Le Mur)从巴黎时装获得灵感,设计了一系列明亮色系、肩膀打折、圆型低领、马甲剪裁等具有浓厚法式风格的奥黛,同时也使用垫肩、袖套、蕾丝、流苏等欧式配件。而另一位设计师Le Pho 也延续这种剪裁合身的风格,奠定了现代越南奥黛的基本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