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星光大道的李小龙雕像
旅行总是带着你对“它”曾经的想象。
香港,在我的少年时,是环宇彩色电视机里含情脉脉的温兆伦,是用攒了很久的压岁钱捧回的听不懂的粤语卡带,是同学托香港姨妈买来的不断从她小小的鼻梁上滑落的大墨镜。和很多人一样,香港,熟悉又陌生。
第一次去香港,北方也已是这样的冬季。拖着行李去酒店的路上,擦肩而过的每一张面孔都带着亚热带的茂盛、生动。即便是在街头发宣传单的男仔,也是一身西装,抖擞着精神。女人更是漂亮,不,准确地说,是后天修饰的精致,但不做作。远远地看去,细腻的皮肤中透着一丝金属光泽,一步步走近,才发现是南方特有的水润饱满。
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是去街边的茶餐厅填饱肚子。香港老派的茶餐厅通常是狭窄拥挤的,出身草根的老板总是兢兢业业地在店里端茶送水,态度反倒比服务员好得多。赶上豪迈诙谐的,虽然有些火气,却不是蛮不讲理之人,谈吐间总能令人开怀大笑,甚至会用普通话讲几个时下流行的段子。坐下点份虾仁炒蛋,再配上港式奶茶,味儿就是那么的地道。有朋友说,香港的美味常“大隐于世”。对于这些不张扬的老店来说,它们看重的不是“创新”,而是“保持”一贯的水准。
最近一次去香港,分别十几年的同学特意带我去了一家煲仔饭店,不大的门脸坐满了老主顾,没有预订的我们,只能在街边支张小桌子。饭菜的品相真不敢恭维,但弥漫的醇香多了一种时间的沉淀。
除了茶餐厅,不能错过的还有许留山甜品店。其实,想错过也难,九龙的街头就有几十家。据说,上世纪60年代起家的“许留山”最初做的是清热袪湿的龟苓膏及凉茶,上世纪90年代,凭独创的芒果西米捞成为港式鲜果甜品店的大哥大。如今,“许留山”已经开到了北京,慕名而来的客人会排起长队,不过,没有了拥挤着各式欲望的街头,没有了空气中蒸腾着的潮湿热气,“芒果布甸”也失去了“香港味道”。
从太平山顶俯瞰港湾夜景
如果不以购物为目的,匆忙的香港街头也是可以让人悠闲的。
挑个阳光满满的早上,靠在香港文化中心广场的台阶上,眺望维多利亚海湾的风景,这里被一些旅游宝典列为人生必去的50个胜地之一。从太平山顶俯瞰港湾又是另一种视觉感受,这样的画面总是出现在香港街头的明信片上。遗憾的是,港湾上空常常弥漫着雾气,抹淡了璀璨的灯火。不过山顶还是要上的,因为通往山顶的缆车很特别,是与香港电车、天星小轮齐名的,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交通工具。缆车由两条直径44毫米承载负荷139吨的钢缆牵动,路轨依山势而建,最斜的坡度可达2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