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栅景区
老邮局
乌镇有着悠久的邮政历史。唐朝时候的乌镇就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由于乌镇与外界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得乌镇与外界有更多的贸易往来,从而使乌镇的经济更加繁荣。元朝正式有了马驿和水驿之分,在乌镇镜内设置的大部分为水驿,就是用船运传递公文岂,驿站内设有固定船户,负责传递官方文书。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乌镇成立老协兴民信局,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但邮资比较低,业务很广,不仅可以传递国内的信件,还可以传递海外的华侨和家属之间的通信。抗战期间乌镇邮局停办,有私人设立的寄信出两处,进出信函都需要加收手续费,抗战胜利后邮局恢复。
叙昌酱园
乌镇有着悠久的邮政历史。唐朝时候的乌镇就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由于乌镇与外界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得乌镇与外界有更多的贸易往来,从而使乌镇的经济更加繁荣。元朝正式有了马驿和水驿之分,在乌镇镜内设置的大部分为水驿,就是用船运传递公文岂,驿站内设有固定船户,负责传递官方文书。
白莲塔
乌镇素有“一观二塔九寺十三庵”之说,一观是指东栅的修真观,二塔中的其中之一就是白莲塔寺。
乌镇的佛教传入较早,在南梁时期就已出现一定规模的寺庙建筑,在乌镇历史上寺、庵、庙、祠最多的时候有53处之多。白莲塔原称金莲塔院,后称白莲塔寺,原位于乌镇十景塘的北面、天井巷西面,当地老百姓都喜欢称呼它为西宝塔,这是由于它与东栅的寿圣塔遥相呼应,故在乌镇有东西宝塔之说。
灵水居
灵水居占地二万平方米,是西栅最大的一个园林建筑景点。在这一块充满灵气的地方,长眠着中国文坛上的一条蛟龙,那就是茅盾,先生的纪念堂和陵园就在灵水居东侧。其实乌镇哺育的不仅仅是茅盾,还有王会悟、孔令境、沈泽民等,他们的纪念馆也座落在灵水居内,四大名人纪念馆齐集灵水居。
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蜿蜒的围墙,雕刻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中间为“双龙戏珠”,两旁的是“梅竹仙鹤”,穿过透窗可领略到园中石山、秀水、绿树,尽得透景之妙。在水乡古镇难得一见如此规模大的园林。据载,崇祯初年进士唐龙在这里修建了此私家花园,取名为“灵水仙居”,后因战乱损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园林是按原样修复的,整个灵水居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而幽深。
三寸金莲展馆
中国封建历史上存在千年的缠足现象,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在乌镇,就有这样一个主题展馆--《绝代金莲》,它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向您讲述乌镇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妇女一个畸形的追求美的历程,如此全面、系统的展示缠足文化,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展馆共展出历史中国不同各地的缠足鞋825双,还有众多的图片及缠足用具,并配有详实的文字说明。现代人可能没办法想象,几百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最主要的不是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够不够小,够不够迷人,那时的三寸小脚就是最美的标准。
桥里桥
西栅有一座通济桥和一座仁济桥,一呈南北方向,一呈东西方向,两桥成直角相邻,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同井中观月,因而博得“桥里桥”的美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它和其它地方的双桥相比,无论是气势还是造型上都首屈一指。乌镇“桥里桥”是人文美和田园美的完美交融,兼具了野性的奔放和构造的精巧。
厅上厅
朱家厅是乌镇一个朱姓大户人家的宅院,乌镇人都喜欢称其为“厅上厅”。在乌镇,有许多大户人家的厅堂宅院,像东大街的徐家厅、赵家厅等,这些房子建筑风格别致,厅堂雕刻精美。朱家厅不仅汇集了这些大宅院的特色,而且也是乌镇独一无二的一个厅,它的特点就是“厅上有厅”。
这种“厅上有厅”的建筑形式是十分罕见的,听说它是主人聘请当时建筑宫廷的高手所建,建成后为检验楼板的牢固程度,曾在楼上放了石臼捶打年糕,而楼板丝毫未损,充分反映了当时建筑工匠的智慧和主人的用心。如今的朱家厅里,还展出有许多珍藏至今的金银饰品,其精美工艺与现代机械加工的饰物相比毫不逊色。
草木本色染坊
手工环保印染晾晒大型工坊。草木本色染坊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彩烤色彩丰富,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的,像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都是提取色彩的原料,所以这个染坊在当地叫做草木本色染坊。
明朝的时候皇家设有织染局,基本上垄断了织染业,直至清朝,民间染坊才开始涌现。随着蓝印花布历史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多,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变。民国以后,为了与“洋布”抗衡,当地工匠几经研究,发现不同的草木中所含的色素不一样,就尝试用其他植物来代替蓝草,如桑树皮可以染浅褚色、菊花(取花粉)可以染浅黄色、红茶和绿茶则分别能染浅红色和浅绿色、乌桕树叶能制染成浅灰黑色,遂成五彩缤纷之天然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