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者身穿古代服饰按古代礼仪向孔子致礼
孔氏后裔代表拜祭先人
清明将至,又是一年祭祀时。4月4日至6日,孔子故里曲阜市将恢复盛大的春季祭孔大典,把尘封在古籍中的古老风俗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曲阜市文物旅游部门有关负责人说,24年来的祭孔活动都是在孔子诞辰日举办,属于“秋祭”,而在传统上,最隆重最重要的是“春”“秋”两大祭,因此,恢复春祭符合传统古制。
按照曲阜当地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孔氏后裔都要到其家族墓地孔林扫墓,祭拜祖先。今年是清明节成为中国法定假期的第一年,预计届时将有众多游客来到孔子故里曲阜观光朝圣。
春季祭孔仪式将以《曲阜县志》《圣门礼志》《阙里志》等典籍记载为依据,以孔子后裔孔林扫墓祭祖程式为依托,通过场景布置、音响效果等现代技术手段,诵读祭文等仪式程序,艺术地再现清明时节祭祀孔子的盛大场景。4月4日至6日,每天上午都将在明故城万仞宫墙举行开城仪式,在孔庙举行祭孔大典,并在孔林举行孔子墓祭祀活动。
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祭祀,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均以春、秋两祭为主。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恢复孔庙祭孔活动以来,祭孔大典已连续在曲阜举办24次,尤其是从2004年起,祭孔大典经历了由民间祭祀转为政府公祭,由清代模式转为明代模式等重大转变,影响逐步扩大。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氏。由他开创的儒家文化不仅对几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影响到了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他因此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中国历代帝王、文人和史学家对孔子非常崇敬,在他的家乡曲阜建起大型的孔庙,修建了孔子后代子孙居住的孔府和他的墓地孔林。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