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岛是英国人当年用一把猎枪,从印第安人手中换取的。据说后来印第安人每次隔着哈德逊河遥望该岛,就会发出“曼哈顿,曼哈顿”的感叹,这句话在印第安语里是“上当了,上当了”的意思。这是两百多年前的故事。
如今在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区之间,有一座跨越东河的悬索大桥,叫布鲁克林桥。布鲁克林桥建成于1883年,外观富丽典雅,高塔和铁索都是画家们竞向描绘的对象,美国近代诗人哈特·克雷恩还专门为它写过一首长诗,诗名就叫《桥》。这座桥与帝国大厦和昔日的世贸中心双子塔楼一道,一直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而工程师罗伯林一家两代三口人的传奇故事,更是给大桥增添了华美的光彩。
布鲁克林桥由老罗伯林设计建造,但刚开工三个月,老罗伯林就因受伤感染破伤风,不治去世。那年小罗伯林三十二岁,他继承父志继续施工,长期在水下作业,三年后因患潜水病全身瘫痪,从此坐在家里的窗台前,用望远镜指导每项工程。小罗伯林的妻子艾米莉,更是不同凡响,为了把丈夫的指令准确传达给工人,她自学高等数学、力学、桥梁学等课程,每天往返于工地和家中,担负起大桥工程的实际指挥重任。十二年过去,大桥建成通车,当天有十五万人次从桥面上走过,举行庆祝仪式,但小罗伯林夫妇没有露面。
我在布鲁克林桥南端眺望的那天下午,碰上一位小学地理老师,带着一群黑人孩子,来桥下上室外课。老师是个英俊的白人小伙子,一副热情洋溢的样子,他拿着老罗伯林和小罗伯林夫妇的画像,向孩子们讲述当年的建桥故事,讲得自己都感动了,眼睛一闪一闪的。
孩子们围成一圈,一边听,一边东张西望,更多的注意力被对面繁华的曼哈顿楼群吸引过去了。大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轮船来来往往,纽约已经不是1883年的纽约。老师讲解完毕,把画像收起来,开始向孩子们提问。
--有谁知道,我们今天来这里,是要看什么?
孩子们纷纷举起手。
--看水。一个孩子说。
--看轮船。另一个孩子说。
老师摇摇头,快活地纠正大家。
--记住了,是来看布鲁克林桥,布鲁克林桥。
--记住了,记住了。孩子们急于想去看轮船,心不在焉地回答。
--那么有谁知道,布鲁克林桥,从这里通向哪里呢?老师接着又问。
孩子们又纷纷举起手。
--佐治亚。一个孩子说。
--新泽西。另一个孩子说。
--天堂。第三个孩子回答。
眼见孩子们的回答都不对,我站在旁边,这时忍不住了,也举起了手。老师笑嘻嘻朝我点了点头。所有黑孩子的眼睛都转向我。
--曼哈顿。我说。
--记住了,是通向曼哈顿,曼哈顿,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老师说。
孩子们呼啦一下跑向了河边的栏杆。
--就是通向天堂嘛。我爷爷去世时,就过这座桥被送到了天堂。
那个黑孩子瞟了我一眼,一边走,一边低声咕哝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