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本地宝 > 深圳亲子 > 育儿指南 > 父母语言伤害的十种话语
父母语言伤害的十种话语
2013-01-06 09:49【我要纠错】
语言伤害

  大人口不择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父母责骂、贬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也不要毫无选择,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于父母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伤害孩子心灵的十种话语

  我坚信,唇枪舌剑的责骂比鞭打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责骂往往不仅仅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易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在父母的责骂声中,孩子往往无所适从,变得胆怯,长大后出现逆反倾向。

  但一些家长仍然信奉“棍棒政策”,认为如果他们不用棒子就会宠坏孩子。他们硬化了他们应该承担的精神责任,认为用棍棒才能让他们的孩子明白真正的道义。海伦·亨特·杰克逊在她的一本书中就讲述了一个长老会的牧师鞭打他 3岁孩子的事。书中那个可怜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不愿意背诵父亲口授的冗长的祈祷文。我想如果那个男孩活到成年,恐怕也不会热爱上帝,因为严酷的早期训练会让他觉得上帝这个万能的父亲是残酷的。我至今还没有见到过哪个孩子是被父母的棍棒打成才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也在大大减少。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所谓的“心罚”。

  父母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则是在伤害孩子的心灵。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自尊心、羞耻感,这大错特错。其实两三岁的孩子已有了自尊心,只不过孩子的自尊心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作为父母,不应低估或忽视孩子的自尊心。

  这里我想告诉父母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伤害的10种话语,这 10种话语父母一定要慎用。

  1.恶言,如“蠢家伙”“傻瓜”。

  2.轻蔑的语言,如“没用的家伙”“你简直是废物”。

  3.过分责备的语言,如“你又做错事,真是坏透了”“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呢”。

  4.压制的语言,如“闭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

  5.强迫的语言,如“你必须。.”“我说不行,就不行”。

  6.威胁的语言,如 “你要。.我就。.”“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去吧”。

  7.哀求的语言,如 “求求你别这么做好吗”“乖”。

  8.抱怨的语言,如 “你做这种事,真令我伤心”“你怎么又。.”。

  9.贿赂的语言,如 “你若考5个A,我就给你买那个漂亮的洋娃娃”。

  10.讽刺的语言,如 “你可真行啊!竟敢做出这种事来”。

  生活中我们要多给孩子些鼓励性的话语,见到孩子的长处要多给他鼓励和表扬。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要责骂他,要给他指出错在哪里,并讲清道理。我想这些孩子会懂的。

  我的邻居拉金斯太太有个淘气的儿子卢克,大家都认为他很淘气,不听话,我却不这么认为。当卢克跟小朋友们玩时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而一旦拉金斯太太出现,他就表现得不一样了。如孩子们在沙地上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只听见拉金斯太太在很远处喊道:“卢克,你要是再把衣服弄脏,就别想吃晚饭了!”可怜的卢克看了一眼已经脏兮兮的衣服,就继续挖沙子玩。过一会儿,拉金斯太太又喊道:“卢克,回家吃饭了!你要不回来我再也不管你了,你这个不听话的坏孩子!”她这种叫喊经常没有任何结果,每次都会以小卢克被她强行拎着耳朵拽回家收场。她的做法,别说是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也会无所适从,怎么可能不产生逆反心理?

  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和揣摩孩子的心理,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摸他、温暖他、激励他。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 “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这样,孩子枯萎的理想之花就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就会慢慢扬起。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伤害孩子,不应该心罚或变相心罚孩子。如果那样做,则是父母的失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手机访问 深圳本地宝首页

  • 宝安区教育局提醒全区家长2023年寒假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寒假到了,有些家长不想让孩子“闲下来”,会选择报课外班。宝安区教育局也发出提醒,谨慎报班,尤其是要抵制违规校外培训。

  • 深圳市中小学生返校前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引

    返校前后,大家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大家容易忽视的心理状态。为此,深圳也是发布了指引,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做好相应工作,具体详见正文。

  • 坪山区心理公益援助热线通讯录(学生+家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心理咨询再也不是让人觉得有病才求医的了。坪山区也有多个心理咨询热线,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可以拨打求助,具体电话详见正文。

  • 坪山区中小学学生心理关爱服务热线

    2022年,坪山区“400”心理热线持续开通,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无论是焦虑、沮丧还是迷茫,当你觉得心里有话要倾诉,都可以拨打,具体电话号码详见正文。

  • 光明区教育局发布重要提示 请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因为要求非营利性,很多学科类培训都在转型或者停办注销,深圳光明也不例外。寒假将至,光明教育局也就校外培训向广大家长发布提示,参加校外培训需谨慎。

  • 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别人总觉得我矫情,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有病”,这句话清晰地说明抑郁症患者的情况。为了防治抑郁症,政府部门也有很多举措,包括最近教育部公开答复的【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具体详见正文。

  • 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热线汇总表(咨询电话+时间)

    现在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深圳以及各区都有官方设立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免费咨询电话,部分区还有心理咨询面询服务,具体咨询电话、时间详见正文。

  • 准妈妈怀孕三个月心理变化

    随着胎儿一点点成长,准妈妈高兴喜悦外,还有哪些孕妇心理变化呢?怀孕三个月孕妇心理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下面小编问你详细分享了准妈妈怀孕三个月心理变化,详情点击查看本文。

  • 怀孕四个月心理变化及解决方法

    怀孕四个月进入孕中期,孕妇心理相对孕早期不会那么出现心理问题,相对稳定很多,那么,怀孕四个月心理有什么变化,小编为你分享了怀孕四个月心理变化及解决方法,详情点击查看本文

  • 准妈妈警惕孕期十大不健康心理

    孕期心理问题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孕妈心理情绪,会影响到腹中胎儿。那么,准妈妈孕期心理有哪些不健康的?小编为你分享了孕期十大不健康心理,详情点击查看本文

  • 孕期心理变化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众所周知,准妈妈孕期心理对孕妇喝胎儿都有很大的影响,孕妇不同的心理问题,其影响也不同,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了孕期心理变化对孕妇喝胎儿的影响,详情点击查本文。

  • 四种性格的准妈妈孕期心理变化

    孕期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阶段孕妇孕期心理不同,不同性格的准妈妈孕期心理也不同,小编详细分析了不同性格孕妈孕期心理变化,详情点击查看本文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