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宝宝结巴怎么办?很多家长都很烦心这个问题。其实,2岁多宝宝会出现“暂时性结巴”,这是正常的,家长只要注意消除周围环境中潜在的可能导致宝宝结巴的因素。宝宝就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案例一:我女儿两岁五个月了,各方面都很优秀,从两岁四个月开始说话有点结巴,我该怎么做才能慢慢让她好起来?宝宝会一直这样吗?
案例二:我家宝宝现在一着急说话就结巴,我告诉她想好了再说,可是她还是总那样结巴着说,我怕她形成习惯,还能改过来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口吃,俗称结巴。在2岁多宝宝学说话的高峰期,有时会出现语音的重复和句子的中断,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一般称为“暂时性结巴”,随着宝宝的发育成熟,多数能自然矫正。也可以说,这时的口吃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口吃症状,更不属于病理范围。一般在五岁之前不治自愈,也有的孩子可能在慌忙时有些口吃,但通常不至于影响交往。有些爸爸妈妈过于紧张,过于关注、急于纠正等都是不妥当的。
但父母要注意消除周围环境中有可能导致结巴的因素,帮助宝宝矫正结巴。一般来说,造成宝宝结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宝宝刚刚开始学说话时,如果经常模仿结巴的人说话。
(2)父母对宝宝说话的要求过严过急,或是周围的人对其说话方式经常嘲笑,致使宝宝说话时十分紧张,害怕说错,日久也会形成结巴。
(3)有人认为,左撇子的孩子,如父母强迫他改用右手,常会出现结巴现象。
(4)有的结巴有家族遗传史。
如果宝宝不幸“结巴”,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幼儿的口吃是生理现象,既然是一个言语障碍,那么只要爸爸妈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就能不留下“后遗症”。具体来说,父母可以这样做:
1、不要讥笑、斥责、打骂或惩罚孩子。任何加重孩子紧张心理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哪怕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也是错误的;特别指出的是:以平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语气、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
2、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关注点不要放在孩子“话说得怎么样”上,而是要鼓励其敢于张口,且不要着急,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当没那回事,指导孩子说话时放慢速度,降低音量,从容不迫地讲,引导孩子树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
3、必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重复孩子表达的意思。这样做既表示理解,也是在教给孩子怎样正确的表达。千万不要让孩子像改错似地自己重复,这样会造成孩子在张口时内心紧张而加重口吃;
4、根据孩子言语表达的情况,可以教他朗诵歌谣,念“顺口溜”,给孩子讲笑话、讲故事。孩子在玩耍时是最放松的,可以边玩边说,注意力放在动作上时(注意分散),也能有效地缓解口吃现象;
5、一般情况下,口吃的孩子在唱歌和朗读时口吃就消失了。家长可让孩子跟着录音唱歌、朗读。这不仅为了小儿提供了正确的说话模式,而且可使小儿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6、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开朗、大胆、自信的孩子即便发生过口吃,因为其注意力不集中在内心感受上,一般能较快地得到改善。反之,敏感、懦弱、急躁、退缩的孩子,可能会演变为继发性口吃。一个人仅仅“说不好”并不是问题,但一旦认定自己“说不好”,就有可能真的不敢张口,也就真的“说不好”了,这一点孩子和成人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