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本地宝 > 深圳交通 > 交通问答 > 惠州去深圳防疫政策(持续更新)
惠州去深圳防疫政策(持续更新)
2022-12-11 17:20【我要纠错】

【导语】: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大家出行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即可。

  惠州去深圳防疫政策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大家出行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即可。

  若儿童感染了新冠会表现出怎样的症状呢?和成人的症状一样吗?

  从临床来看,儿童和成人感染后症状和病程是有明显差异的。整体来说,发病快,少有肺炎。

  儿童发病第一天:单纯高热。婴幼儿高热可达39℃-40℃,警惕热性惊厥;6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繁,可能4小时一烧。

  儿童发病第二天:以发热为主,仍然高热但发热间隔延长。可能5-6个小时一烧。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病初即可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儿童发病第三天: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变成7-8个小时一烧。易发热时段:22:00到次日凌晨4:00。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

  儿童发病第四天-第五天:低热或不再发热。咳嗽明显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注意: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儿童发病第六天-第七天:经过对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特别提醒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易感阶段。1岁以内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孩子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发热3天仍没有发热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务必前往医院就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风险症状——“热性惊厥”在体温上升期、高峰期、退热期都有可能出现,一般分为简单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大家一定要注意。

  小编提醒:疫情动态调整,想了解当天具体城市来深防疫政策,可点击以下链接查询>>>外地人来深隔离政策一览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省内返深】可获广东省内各地往返深圳隔离核酸要求、省内风险等级及市内核酸点查询入口!

手机访问 深圳本地宝首页

  • 2024春运期间广东省内有31个高速施工路段

    春运期间,广东省内梅观、外环等高速公路共计31个路段在围蔽施工。由于车道收窄、路肩封闭等复杂路况,易诱发追尾碰撞事故和二次事故。

  • 2023中秋国庆广东省内这些路段易堵

    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车流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往返粤北、粤东、粤西方向,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市辐射。

  • 深圳罗湖草埔客运停靠点开通广东省内6条线路

    7月12日,深圳罗湖草埔客运停靠点开通深圳至汕头、五华、梅县、义容、博罗、惠东6条线路,每日共30个班次,停靠线路和车次后续将逐渐增加。

  • 机动车异地年审指南(省内车+粤B车在外省+外省车在深圳)

    各位车主看过来,关于车辆异地年审,你用的上这篇指南!目前,小汽车已经实行全国通检,在外地办年审也和在本地办理流程一致。

  • 1月8日起荣利巴士恢复香港往返深圳湾口岸快线服务

    1月8日深港荣利直通巴公司跨境直通巴士恢复香港往返深圳湾口岸快线服务。具体班次信息及乘车地点,详见正文。

  • 深圳返深人员需要隔离吗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请大家在出行途中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 广东人员返回深圳需要隔离吗?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请大家在出行途中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 2022年深圳疫情最新政策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请大家在出行途中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 外地返深人员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如何乘坐深圳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12月3日起,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 2022广州进出深圳最新规定(隔离+核酸+健康码)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请大家在出行途中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 佛山去深圳需要48小时核酸吗

    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不再对来(返)深人员采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请大家在出行途中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 广州去深圳健康码会变黄码吗

    一般不会,请大家在出行途中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黄码”核酸检测点可登录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查看。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