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交通承载力看:现状公共交通高峰时段能承载197万人次出行,高峰时段交通出行压力为183万人次,处于黄色预警状态。
从停车设施承载力看:现状公交场站承载力为4066辆标准车,公交夜间停车需求压力为10296辆标准车,处于红色预警状态;现状小汽车停车场的实际承载力为74万辆,白天停车需求为71万辆,夜间为97万辆,处于红色预警状态。这意味着全市6000辆公交车、20万辆小汽车晚上无位可停。
我市交通有四大“短板”
调研组发现,与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比较,我市的交通面临四大短板: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相对较低,路网密度仅为新加坡的60%。二是公共交通相对滞后,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为45%,远低于香港的91%和新加坡的64%。三是交通需求管理不足,机动车增长过快。2004年至2008年,深圳市机动车年均增长率达16.9%,远高于香港的1.7%和新加坡的5.3%。从机动车拥有水平看,其中私人小汽车规模为95.9万辆,这些数字都远高于香港和新加坡。四是先进交通科技手段运用不足,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偏低。
课题组认为,香港、新加坡等城市人口密度、车辆密度均大于深圳,但城市交通承载状态良好,道路畅通程度以及公交服务水平等高于深圳。因此,在控制车辆增长的同时,提高我们的交通管理水平是关键。
今后6年机动车年均增长率不应超过7%
课题组表示,在现状路网条件下, 假定机动车年均增长10%计算,3年后路网承载水平处于红色预警状态,城市交通将由局部拥堵变为全面拥堵。因此,要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保持道路建设的持续性投入。2015年前应新增道路里程约1500km,到2020年再新增道路里程800km;
——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确保2015年公交机动化分担率不低于70%,2020年不低于75%;
——加快研究和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适当控制机动车的过快增长。至2015年机动车年均增长率不宜超过7%;2015—2020年均增长率不宜超过3%;
——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停车供给,2015年和2020年有效停车泊位应分别达到现状规模的1.9倍和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