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现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于1936年落成。传说这所房子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设计的。当初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马勒请来了设计师,在陕西南路30号设计了这座有着北欧挪威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历时7年造成。
大约在1859年,一位叫赛赐.马勒(Nils Maller)的英籍犹太人在上海创办了赛赐洋行,代理航运业务,以后又自己购置船只开展运业。1913年伊利克?马勒(Eric Maller)子承父业,使公司的业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1920年已拥有海运船只17艘。为了定期大修,他又在上海创办了马勒机器造船有限公司,最多时拥有工人2000余人。这家工厂就是今天沪东造船厂的前身。从事造船、修船、轮船报关、进口业务代理和运输业,使得伊利克.马勒成了上海滩炙手可热的“洋大人”。
马勒和许多西方冒险家一样,原本一无所有,多亏了一匹马发了家。他在赛马中连连得手,同时亦参加跑狗,运气不错。在“功勋马”死后,他特意塑造了一匹青铜马,竖在花园一角以资纪念。当然致富主要还是老航运,所以他把住宅装修得酷似一条豪华的邮轮:曲折多弯的楼梯分出东西两翼,一翼通向“前舱”,另一翼通向“后舱”,通道上的圆窗就像是船上的船舷;一幅幅木雕画面全是船队的海上情景,如船舵、船锚、海草、海浪、海上日出、海上灯塔、海上作业等;就连地板,亦拼出了海草、海带的图案,最细的地板木条仅几毫米宽,精美细巧有如工艺品。半个世纪过去了,地板打上蜡后仍然锃亮如新。
主楼的室内装饰十分讲究,过道、走廊等处都装有护墙板,到处都雕着美丽精致的图案,室内穹顶上装有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斑斓柔和的色彩。
主楼为三层,顶部矗立着高低不一的两个四坡顶,东侧的坡屋顶高近20米,上面设有拱形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均有浮雕装饰物;西侧的坡屋顶高约25米,屋顶陡直。这一建筑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有利于抵御北欧寒风侵袭和减少屋面积雪。主楼南立面上有三个垂直于主屋脊的造型优美、装饰精细的双坡屋顶和四个老虎窗,连同东西两座四坡屋顶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中间双坡顶的装饰木构件清晰外露,构件间抹白灰缝条,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斯堪的那维亚情调的乡村建筑风格。主楼的外墙用泰山面砖镶嵌,颇具特色。
花园设在主楼南向,花园四周用彩色花砖铺地,并植有龙柏、雪松等名贵花木,中间是一片草坪,放置一匹青铜马。为美化园景和便于室内赏花,园中还设有赏花房,房内原装有暖气设备,室内雕花精美绝伦,地上铺有彩色瓷砖。
马勒虽是英籍犹太人,但他发迹却在中国,所以楼房的外形虽是北欧挪威式,但花园和楼内装修的许多细部却颇有中国味道。大门口就像中国传统的豪门大宅一样,放置了一对中国式的石狮子;花园四周高大的围墙用耐火砖铺贴,以黄绿色中国琉璃瓦压顶;走在楼道里,时不时地还能撞上佛龛,就像渔民在船上供养的菩萨,保佑着主人一帆风顺一样。马勒一家在此没住多久就遇上了抗日战争。1941年日本人进入租界后,马勒一家被赶往集中营,住宅成了日本人的军人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一处特务机关。
1949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1989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2001年1月由上海大型旅游集团--衡山(集团)公司管理,改建成小型精品酒店。2002年5月正式对外经营,命名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