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北京景点:孔庙详细介绍及搭车路线。
孔庙概况
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中心的东城区成贤街。1981年,孔庙辟为首都博物馆。2006年首都博物馆迁出。2006年,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
孔庙是元、明、清三代帝王祭孔的场所。北京孔庙始建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1306)建成。元末荒废,明永乐年间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并将殿顶换成青色琉璃瓦。清顺治、雍正、乾隆年二年(1737)重修,将崇圣祠改换绿琉璃瓦、各殿均为使用最高贵的黄琉璃瓦。孔庙院落三进,占地22000千平米,中轴建筑,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正门名先师门,面阔3间,歇山顶,斗拱大而稀疏,虽历经重修,仍保存元代风格。先师门前有镶嵌琉璃雕花砖影壁一座,门东西两侧,各立“下马石碑”一座,为清代所立,碑阳与碑阴分别用满、汉、蒙、回、托忒、藏六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文。一进院东有神厨、宰牲亭、井亭;西有神库、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还有高大耸立的进士题名碑林。大成门面阔五间,为通向大成殿的过道门,门前立有元大德十一年(1307)诏命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加号诏书”石碑,立于大成门前,门内左右原排列着二十四面戟和十面石鼓;东置一鼓,西悬一钟。今戟已无存,石鼓及钟鼓均在。石鼓因其形似鼓而得名字,鼓上所刻文字为“石鼓文”。上刻十首游猎古诗,又称“猎碣”,是清乾隆年间仿照先秦石鼓雕刻的。大成门后院,古柏参天,甬道两侧有11座明、清两代纪功碑亭,碑文内容除记载修葺孔庙、祭孔活动之外,主要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康、雍、乾三代盛世,帝王南征北战的功绩。大成殿为孔庙的正殿,是供奉孔子牌位,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场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祭孔的礼节升为大祀,将正殿(大成殿)由原面阔7间进深3间,扩建成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绕以石栏,三面石阶。前方台阶中嵌长7米、宽2米的青石浮雕丹陛。殿内正中设木龛,龛内供奉“大成至文宣王”木牌位。龛前设祭案,正位两边有配享牌位。殿内还摆放着琴、瑟、编钟、编磬等祭祀用的古乐器。从康熙起,新即位皇帝按例在大成殿悬一匾,现存有康熙至宣统九位皇帝的题匾。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将清代题匾全部取下,改悬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手书“道洽大同”匾。崇圣祠,位于大成殿后。明嘉靖九年(1530)位祭祀孔子五代祖先所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