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在老街无法完全宣泄,老街的一边沉浸在阳光里,另一边却静默在阴暗处。街道似乎是翻新过的,有些平整,大街两旁有呈现历史文化的塑像,手摇的电影播放机,带着大方框的照相机,临街两边的建筑墙面灰黑两色,似乎被雨水冲刷得凌乱不堪,更显出街道的老态来。能体现西洋建筑特色的屋顶和卷拱结构的门窗,都有装饰线做雕饰,繁复中暗现出当时的华美。各家都有自己揽生意的招牌,“陈海记”“摄影公社”“莲花乐府”“宽窄格子”,当然,也有天主教堂,丸一药房,宜仙楼。
漫步老街,看到众多摩托车沿街摆放,初始觉得有碍观瞻,后来发现,这摩托车却是老街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一个仅容两人侧身行走的小巷名——摸乳巷——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大胆走进去,发现巷子幽深,一个巷子里还分出很多个岔道来,像蛛丝网一样千头万绪。住家人户挨挨挤挤,每一家都共用着别人家的墙壁,有些连正门也是斜在一个角落里。
家人在自己的经济能力下尽可能地改善着住房条件,安一扇防盗门,换一扇铝合金的窗,栽一盆三角梅等,这样小富即安的思想在这里依然存在。但是,也有一些老旧的东西,比如锈迹斑斑的投报箱,神龛里遍身香灰的烛台,都让人怦然心动于它们竟也能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下。那窄窄的巷子,岂能容身两辆摩托车同时进出啊?他们在每天出行的时候,得有多少次相互礼让。北海是一个地貌平坦之处,他们为什么要把房屋修得如此密不透风呢?就连阳光也不能光临到各家的窗棂——或许是当时聚居的观念所致,或许是躲避海风的强势,阳光的毒辣。我这样想。
倘若要找寻北海的根,估计应该去北海老街走走,尤其是那错综复杂的小巷子。
更多北海旅游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