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广东很多地方,都有围屋,如深圳的大万世居、梅州的花萼楼、河源的苏家围等,都是比较出名的围屋。
围龙屋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居民建筑,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结合了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广东围龙式围屋的分布,以客家聚居腹地梅州地区的梅江区、梅县区、兴宁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深圳、惠州、河源等地区均可觅得!
花萼楼
广东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土围楼
在距大埔县城45公里的大东镇联丰村,一座近300年历史的客家围楼吸引了八方来客。
这座饱含沧桑的土围楼——花萼楼,在宁静的乡村中诉说着它的历史,也向世人展示了几百年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地址: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大丘田
仁厚温公祠
梅州仁厚温公祠是唯一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
它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有着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温氏族人从他们的十一世祖定居于此,现已传至二十九世,前后十八代人,繁衍至四百多户(不计外出定居的)千口人丁。
地址: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
松山下老屋
松山下老屋一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居住。
2009年8月,松山下老屋被兴宁市人民政府评为“兴宁市客家民居保护单位特色古民居”。
地址:梅州市兴宁市永和镇长安村
南华又庐
暖暖侨乡情
走进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客家民居,这些都是华侨兴建的房子,其中最有名的是坐落在侨乡村的“南华又庐”。
“南华又庐”,也叫做“十厅九井”,建于1904年,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2年被列入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华又庐”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结构,房屋外观宏伟,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上、中、下堂,二楼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屋背有果园,全屋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所以称“十厅九井 (天井)”。据说,光建这个房子就用了18年的时间。
地址: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
人境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人境庐是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名句。
1884年春,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地址:梅州市东郊周溪畔
大万世居
深圳的客家乐土
深圳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在深圳本土的原住民中,大约六成是客家人。
大万世居就坐落在深圳市,为古堡式客家围屋建筑。
图源:酷吧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规模宏大,占地2.5万平方米。四面高高围墙相连的大万世居,屋前照样是半月形池塘,四角还有御敌的炮楼,而围墙上也是走马廊相通。
据曾氏族人介绍,村里每年要都举办盆菜宴,各地族人、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都会赶回来参加,同时大万族人会举行祭祖、舞麒麟等活动,热闹非凡。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环社区西南
苏家围
南中国的画里乡村
河源是东江流域客家人聚居地,秦汉时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源积淀了深厚的客家文化。
与堡垒式的客家围楼完全不同,坐落于河源东江江畔的苏家围几乎是开放式的,宁静安详的开放式村落取代了剑拔弩张的防御堡垒。它的民居也不是人们常见的圆形围龙屋,而是方形的明清特色的“府第式”围屋。
苏家围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后裔居住地,只要置身其中,就会被它的古老、深沉、淳朴所吸引。
地址: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
道韵楼
八卦形客家土楼
客家民居以福建特别是永定土楼最为出名,在临近福建的粤东饶平县,也有一批构造独特而又保存完好的土楼,却鲜为人知。
道韵楼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05月25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址: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南联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