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禅宗式的亲和感
厦门老街(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厦门友善轻松的环境可能还得益于这座城市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市民们宽容随和,以一种禅宗式的从容态度对待生活。的确,厦门市内有多处佛教寺庙,这肯定是你在新奥尔良见不到的。
在风景优美的万石植物园一带,有两座厦门人经常谈起的寺院:天界寺和虎溪岩。厦门有句俗谚“无某无猴”,来源就是天界寺的一桩趣闻:传说古时有个穷困潦倒的书生住在天界寺中苦读,只养了一只猴子做仆役。一天某位富绅来进香,看见书生勤奋好学,养的猴子也知礼殷勤,不由大为赞叹,当场允诺把女儿许配给他。书生感激万分,改日上门拜见岳父,囊中羞涩却不愿两手空空,只好杀了猴子炖成汤献上。谁知富绅原本认为猴子很可贵,看到书生杀猴相亲,反而大为光火,把书生赶出了家门。厦门话称妻子为“某”,所以“ 无某无猴”也就是用来形容像这个书生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双重损失。虎溪岩的传说则更有超自然色彩:每年八月十五夜里,月光照在虎形岩石上面,能让伏虎复活。为此,成千上万的信徒都会在中秋节那天来这里进香,以求亲眼看到“虎溪夜月”的胜景。
我的头脑对这些传闻尚存疑虑,但我浪漫好事的内心则非常乐于相信它们的真实性。可惜我还不曾在厦门度过中秋夜,没法对虎溪岩传说的真相加以核实;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传说都与厦门的整体风貌、它的古旧建筑和自然美景吻合一致,形成了它柔和而带有魔法色彩的光晕。
在厦门最著名的佛教寺庙南普陀寺,上述特征也非常明显。寺庙大殿的翘角造型独特,内部装饰精美,展现出随和而慈悲的优雅韵致。这样的建筑肯定不具备承德普宁寺那样的恢弘气度,但南普陀小巧的外观在我看来更符合人性尺度,并自有一种让人放松的亲和感。
当我登上寺院的后山饱览美景时,脑海里浮现的也是“ 亲和(intimate)”这个词。从山上可以俯瞰整个鼓浪屿岛,而景观虽然优美,却有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那种纤小、柔和的风貌。时值冬季,但林木葱郁的山路上仍然盛开着鲜花—其中鲜红的三叶梅绚丽多姿,令人过目难忘。难怪同行的厦门朋友告诉我,这个城市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鲜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