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风景
永支村在圣地志中称之为“三聚宝地”相传是卡瓦格博神在举行会供时做朵玛的宝地,所谓“三聚宝地”是指三条河流汇聚之地,三座大山相会之地,三重天空笼罩之地。
看到一条路经永支村往西延伸向远方的雪山,那就是著名的碧罗雪山,这条路可以直接经孔雀垭口翻越碧罗雪山到达云南的贡山,那是一条神奇,壮丽的徒步线路,也是我们神往已久的。
永支村的村民以傈僳族为主,在多拉垭口下面有一处圣迹,相传是毗卢遮那大师开掘出来的圣水,由于与永支村很近,傈僳族并不信奉藏传佛教,经常有村民来此洗衣服,大瓦对此颇有微言,认为这是永支村的傈僳人在沾污圣水。
过了垭口后一路向下,由于都是下山路我们走的很快,途中碰到两个藏族妇女,她们都是永久的村民,走过时轻轻问候一声:扎西德勒。她们总以纯朴的笑容来回应你的问候。
从她们口中得知,昨天下午有两个老外上山,昨晚就住在曲厦,大瓦说能在德康拉杂能追上俩老外。
德康拉杂是我们今天晚上的宿营地,在多克拉山的山脚下,大瓦家在那里开了间小店,为转山的人们提供食宿,他的父亲在那里看店。
在外转经路上,云南德钦境内的永久村是最后一个村庄,过了永久村就开始进入无人区,要在莽莽的原始森林中走上三天,到达西藏察隅境内的阿丙村才算是走出无人区。
约1个小时后我们来到曲厦,曲厦在藏语中为水沟的意思。
路边有块稍微平坦点的地方,在几株野桃树旁用塑料布搭起的一个棚子,中午就在这里吃饭歇脚,这里住着一位采药的老人,见到我们热情迎进棚里,忙着给我们烧水熬茶。
大瓦把带来的肉切成小块,老人拿出用大麦做成的馒头来款待我们,能吃到这样的饭已是心满意足,更何况有可口的酥油茶。
老人平时以采药为生,一年中除了大雪封山的季节都住在这里,吃的食物都是由家人们送来。
他长年累月的生活在这里和山林为伴,住的地方已不是用简陋可形容的,只有一张木头搭起的床再无别的摆设,烧饭是用石头搭起的三石灶,所有的一切在我们看来是似乎是清苦和寂莫。
老人默默的坐着火塘边,火光映着他苍老的面孔,神情显的安详平和,他慢慢的拨动着燃烧的柴火,几粒柴灰落在我的碗里,我连忙端起碗喝光酥油茶,我知道善良的老人家把我们当作尊贵的客人,若不这样他一定会倒掉的。
手里捧着滚烫咸香的酥油茶,氤氲中醇香扑鼻而来,多么希望酥油茶的热气会融化他人生的孤寂苦难,山风轻轻的掠过他花白的头发,我看到角落里供奉的神龛,我隐约领悟到卡瓦格博的灵性和神性在这里是恒远永存的,因为他就是藏人精神生命,是魂牵梦绕之所在。
此刻我似乎看到光明的所在。
告别老人我继续前行,过了曲厦不久山路出现一个大拐,路旁立着一块标示牌“阿色加朗”(又称阿色大道)。
14:05分我们站在阿色大道拐弯处,这里手机还有微弱的信号,而进入大道数米手机便彻底无信号,心中甚喜,没手机信号这是我们企盼以久的,再也不受干扰可以纯粹的走路,虽然是偷跑出来但我们都没有关机的习惯,老王笑言天塌下来都不管了。
自上午出发后这段路程走来是最轻松的,四周高山叠嶂,这里山路蜿蜒平缓,没有大的爬升和急降,空气清新,鸟儿欢唱,阳光透过那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来,已是中秋的树叶显如翡翠般的绿,若是晚些日子来这些绿叶变色时又该是如何的色彩斑澜啊。
远远看见老王和大瓦坐在路旁,而他们头顶上方经幡密布。在路的右边有个小洞,旁边的树木挂满了用毛线条缠着的小石头,这就是外转路上赫赫有名的中阴洞。
中阴,藏传佛教中指人死后到转世之前灵魂四处游荡的一个过程。
指南经上说:每个朝圣的人都要钻一下这个洞,只有有福德的人能从岩石上的洞口钻出去。
钻过这条中阴之道,就意味着人已经死过一次,经历了中阴的煎熬,已经再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