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赏析
这是讲述单亲家庭小女孩安娜的故事,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俩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
作者安东尼·布朗说,他从小就对大猩猩深深着迷,因为大猩猩拥有两种冲突性的特质——巨大强壮却又非常温和。也因此,当他年幼时在父亲经营的酒吧里,看见自己高大又温柔的父亲辛苦工作的背影时,不自觉便在脑中将大猩猩和父亲的身影叠合在一起。
布朗坦言,《大猩猩》所描绘的正是他的童年经验。因为父母整日忙碌酒吧的工作,与哥哥们又有些许年龄差距,布朗常常被迫独处家中。对小小年纪却想象力过人的他来说,这真是难以言喻的煎熬,除了蚀人心扉的孤独感,“屋子里那些在黑暗角落的家具都变得非常可怕!”每每回想童年,他仍然心有余悸。所以他开始下笔创作《大猩猩》时,那个“心中充满恐惧”的小布朗,便自然而然跃进书页,成为故事中孤单、怯懦又害怕的单亲小女孩安娜。
布朗在封面便清楚点明安娜内心的渴求,她希望父亲能像那只双臂吊挂枝头的大猩猩一样,放低身段和心态,好好看看她、了解她,并且满足她的需要。可惜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渴望似乎是种奢求。布朗不仅以画面中对比性的冷暖色调呈现这样的情感落差,也用极具象征意义的椅背与栏杆,强化了安娜与父亲疏离又冷漠的关系。绝望的安娜只能独自蜷缩屋角,仿佛被黝黯壁面上的骇人怪物吞噬,然后自囚床铺,气呼呼将父亲送的猩猩玩偶扔进玩具堆
安娜被压抑的渴望和需求遍寻不着出口,最后从潜意识脱逃,潜入梦境。梦中的大猩猩俨然成为安娜心中“理想父亲”的化身,她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得不到父亲关爱的眼神,提出的请求也频频被漠视;然而梦境中的大猩猩却温柔地直视着她的双眼,一语中的道出她内心最深沉的渴望,而且一再主动关怀和提问。布朗以超写实笔法将安娜的梦境栩栩如生地展现于画面中,安娜与穿戴父亲衣帽的大猩猩紧紧相依,没有须臾分离,宵夜的用餐气氛温暖愉快,连造成关系隔离的椅背也被切除,使她在梦境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进而在梦醒后有力量再次主动奔向父亲,化解他们之间已经冰封的关系,终致美梦成真。
布朗不仅在故事中反映小孩子的心情、困境与需求,也据实呈现大人的软弱、局限和问题。一如安娜父亲虽然有单亲家长教养儿女和工作难以兼顾的无力感,以及不擅表达情感的性格,却仍然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关心和守候女儿(这也是后来猩猩玩偶重回安娜枕边的原因)。他的心被安娜的爱感动更新,最后终究跨越了椅背横隔拦阻,俯就姿态亲吻女儿,了解并满足她的需要,重新建立两人的亲密关系。
布朗表示,这本书的部分创作灵感,来自于幼年生日时渴望拥有一支真正喇叭,最后却只得到塑料喇叭的失落回忆。但是正因为他童年经历过失落、孤单和恐惧,才能开启日后创作的灵感窗口,成就这部伟大的作品,抚慰许多小孩子的心,也使大人反思觉醒,重新修补亲子关系的缺口,获得圆满的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