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一种,很多家长都存在疑问,小儿肺炎和小儿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原因是不是一样,有什么不同,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了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肺炎支原体,这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在密集人群中可达50%。常年皆可发生,流行周期为4~6年。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由于肺炎支原体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与直接毒性作用及免疫损害两者有关。不仅多见于年长儿,婴幼儿感染率也高达25%~6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为已知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固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10天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很少超过0.5mm。病原体直径为125~150nm,与黏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壁,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能耐冰冻。37℃时只能存活几小时。
二、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经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后,通过其特殊的结构、紧密吸附于易感宿主的细胞膜的受体上,在其表现增殖并释放毒性物质,如过氧化氢、酶、膜脂类等,造成组织损伤。其基本病理改变是间质性肺炎及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显微镜下可见局部黏膜组织充血、水肿、变厚,细胞膜被损伤,上皮细胞纤毛运动消失,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细支气管中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及坏死的上皮细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