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爸爸、妈妈在家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访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徐明
爸爸、妈妈在家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徐明老师说:对孩子而言,爸爸意味着安全和自信。她举例说:幼儿园有一种叫"钻鱼"的户外活动器材,在爸爸妈妈接孩子回家时,经常会有孩子爬着爬着就到鱼背上下不来,害怕地叫爸爸或妈妈。妈妈听到叫声后总是急急忙忙把孩子抱下来,宝宝长宝宝短的哄着。而爸爸听到叫声后往往对孩子说,你自己下来!能上去就能下来。被妈妈抱下来的孩子,免去了害怕但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而勉强从鱼上爬下来孩子却在爸爸的肯定声中享受了从未体验过的成功。
生活中的妈妈一般较爸爸胆小、感情丰富。看个电视,遇到不顺的事容易掉眼泪,爸爸在这方面是不是更容易影响孩子形成勇敢的品质?对男孩儿来说,这一点是不是很重要?
徐明老师又说,如果我办幼儿园,我会隔一段时间就请一位男老师(或爸爸)来给孩子们上课。幼儿园女教师居多,不利于男孩的成长,也不利于女孩完整个性的形成。生活中有不少家庭,往往有个不成文的分工:妈妈管教孩子,爸爸不承担教育责任。有些爸爸说,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爸爸要忙大事的。或者说,孩子小时侯你管,大了我管,这些都是不对的。妈妈性格温柔、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照顾孩子有其先天的优势。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女性特征来影响孩子。男性则能显示给孩子的勇敢、自信、安全、坚毅、强悍的性格特征,对孩子其示范作用,对男孩来说尤为重要。孩子的性格形成,与父母个性影响有很大关系,而爸爸的影响力又比妈妈的大。
爸爸同子女的关系愈健全,子女应付社会压力的能力也愈大。一个宝宝若有过和爸爸融洽而健康的相处经验,那么他在陌生的环境中就会显得自在而大方,反之,则变得萎缩紧张。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认同。是这样的吗?
徐明老师接着说,曾有一对夫妻在阳台上看见儿子与别人打架,这位爸爸在阳台上大声喊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一句话提醒了儿子,儿子本无心恋战,一溜烟跑回家。暂不说这位爸爸的言语是否无可挑剔,但就此时此景,爸爸的帮助是有特色的,到位的。妈妈就容易指责自己的孩子或指责别人的孩子,把本该结束的事件延续。一般说来,爸爸陪孩子玩的方式不同于妈妈:爸爸喜欢粗犷和异想天开的游戏,而妈妈偏重于语言的交流,爸爸和孩子的关系更戏剧性,变化多端而忽强忽弱。妈妈就更为平稳缓和,渐进。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完整性格的孩子,父母都要发挥自己的性格影响优势,不可或缺爸爸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