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尽管目前人们对害羞行为有着种种“见仁见智”之说,但科学家已倾向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含羞是一种优势性格,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首先要告慰家长的是,尽管目前人们对害羞行为有着种种“见仁见智”之说,但科学家已倾向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含羞是一种优势性格,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如,害羞的孩子较为聪明,看起来少言寡语,但勤于思考,多于行动,能吃苦耐劳,更富有创造性和实干精神,成年后也不会说长道短、播弄是非,因而多能受到他人的信任。
同时,害羞者往往心态宁静,不怒不躁,宽容豁达,对坎坷、挫折、失败等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事业的成功。至于其中的奥妙,据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乃是得益于此类孩子的神经系统天生较为发达之故。
当然,也不容讳言其弱点。专家说得好,正因为这些儿童天生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因而在社会交往中会因自我意识强烈和惊慌而偏向于胆怯与退缩,难以与环境融恰相处,不易交朋友,可能影响其日后的事业与工作。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适当的矫正还是必要的。
要找到矫正的办法,首先得弄清产生害羞性格的根源。传统的观点是,害羞性格乃是后天因素造成的。但最新研究发现,乃由遗传因素所决定,凭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儿的害羞情感,尽管在成长的过程中能逐渐加以克服,但到了青春期以后往往变成了害羞的人。
因此,家庭的和睦,充满亲情之爱,关心孩子,鼓励孩子多进行人际交往,接触新事物,则害羞的性格可能减轻,并最终得到克服。正如俄勒岗大学梅阿利·罗斯巴德所说:“只要不让孩子突然遭遇未知事物而受过强刺激,而是让他们在松弛状态下接触新事物,孩子就会自然适应。”这一点,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