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高考结束,又到了骗子活跃的季节。一般来说,落榜的或者想上更好大学的考生和家长比较容易受骗,正所谓无欲则刚。
高考结束,各种诈骗方式卷土而来,屡试不爽!家长和考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了解高校考生录取政策、规定和程序,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不给骗子可乘之机。一起来看看骗子都有哪些伎俩,谨防上当受骗。
在高考录取阶段,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钓鱼网站虚假宣传,或称有关系,花钱能上好大学,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或编造可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等,再通过索取活动费、好处费甚至是学杂费等名目实施诈骗。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网站,网站域名后缀大多为“edu.cn”,请考生和家长仔细分辨,不要相信花钱买大学、花钱不考试等“捷径”。
骗子冒充教育局、学校领导或考生班主任群发短信,以能办理各类“特殊”照顾资格,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或加分福利为诱饵,通过特殊关系或渠道帮分数不够的考生以“特殊生”录取,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诈骗。骗子冒充教育局、学校领导或考生班主任群发短信,以能办理各类“特殊”照顾资格,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或加分福利为诱饵,通过特殊关系或渠道帮分数不够的考生以“特殊生”录取,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诈骗。
骗子开始模仿“校讯通”、“高考直通车”等向考生及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服务短信”,一旦点击链接进入,手机立刻被植入木马病毒,进而窃取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资料,转走钱财。由于植入木马病毒,手机转账后,银行回执短信被截留,使得被害者很难发现钱款被盗取。遇有带有链接的信息,务必谨慎点击,可通过官方公布的渠道查询分数、录取进度等情况。
骗子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通知考生可领取“高考补助金”,一步步诱骗考生或家长在ATM机上操作进行转账诈骗。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进行发放,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沟通联系,一定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
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分数不够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网络教育班。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置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就可搞定。其实,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提前填报志愿,参加高考,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后经各地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家长可通过省招生考试机构印发的资料或省级招生办的官网获取权威信息,只要切记“花钱上大学就是骗局”,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