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国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招考模式呢?首先,对学术研究能力非常突出的考生应不拘一格;我国研究生招考过程未体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现如今初试加复试的招考模式无法选拔真正人才。
对学术研究能力非常突出的考生应不拘一格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在先前的研究生招考当中,设立总分国家线,政治、英语的单科国家线以及两门专业课的国家线。笔者作为研究生考试过来人,见过很多总分"高大上",却因为公共科目单科的"卡壳儿"而被迫接受被调剂的结局,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失之交背。
拿考研(微博)英语来说,只不过是简单地以一种行政化的标准来衡量考生的成绩。这种标准,只是通过一张被人为定义的考卷通过分数予以量化体现出来。考生英语水平的高低被简单地以考卷分数的高低来反映出来,有失偏颇。笔者就见过CET4考了618分,CET6考了607分,而考研英语只考39分,无奈地被所报考学校无情拒绝的例子。其实,考研英语,反映的只是不完全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没有四六级那样可以相对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考生们选择读研动机,应该是期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学术收益,提高专业水平,扎实技术技能,培养逻辑思维,形成治理现代能力,从而使得自己在两年或者三年的研究生毕业之后,能够站在更高的一个起点上。与这种研究生培养思想相对应的招考模式,应该是在参考带有共性选拔标准的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基础上,对一些学术研究能力非常突出的考生应该"不拘一格",将其所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视为其"杀手锏",这样作有利于学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研究生招考过程未体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再拿研究生的就业市场需求来说,比起本科生来讲,在就业市场的优势更应该体现在专业性上。本科生的就业,更多时候可以跨专业,就业的选择范围可以比较广,学中文的可以去应聘人力资源专员岗位,也可以去应聘计算机岗位,但是,对于比起本科生在学校里多呆了两年或者三年的研究生来说,就业的时候如果选择跨专业,就会在自己所失去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以及专业领域之间进行权衡。因此,站在就业的角度来说,专业性应该成为研究生阶段学习所应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是强调专业性,在研究生招考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来。但事实上,在先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成了拦路虎,另外,那些考数学科目的考生,据不完全统计,有六七成的考研时间都被花在数学上,而花在专业课的精力就相对有限。但是,到了毕业求职或者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成为拦路虎的英语和数学,可能压根派不上用场。
初试加复试的招考模式无法选拔真正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与其他阶段的教育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对人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生招考安排了初试加复试的制度,初试重在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基础理论予以考查,复试重在对考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考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考查。带着这样一种招考理路,近年来,不管是34所自主划线的重点高校,还是按照国家线来确定复试分数线的普通高校,都纷纷加大复试所占的权重。
但是,在先前的招考制度中,初试与复试之间是先与后的关系,而不是同时间并列进行的关系,初试须要考到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才可能具备参加复试的资格,因此,在初试的过程中会淘汰掉大量的考生,那些没有认真准备初试而被拒之门外者当然是"受之无愧"。那些专业科目考分高却因公共科目考分低者就会蒙受"不白之冤"。这种初试加复试的招考模式,既不能真正选拔出学术型人才,也不能很好地选拔出专业型人才,恐怕更大程度上是选拔出没有思维个性、没有自己特点的"考试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