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本地宝 > 深圳教育 > 教育动态 > 如何让幼小衔接更顺利
如何让幼小衔接更顺利
2012-08-20 11:26【我要纠错】

  准备三:抓紧培养孩子“任务意识”

  1、抓紧培养“任务意识”

  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甚至不会记作业,是因为他一直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还没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入学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比如分配给孩子一两项家务劳动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购物前,请孩子列(画)出购物清单,并负责提醒大人把清单上的物品买全。

  2、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通病。因为以前时间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比如,在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开始做事情,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了。

  3、操练认识新朋友的本领

  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出击”(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

  4、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

  5、需要养成坐得住的习惯

  刚入学孩子如不经过注意力方面的适应性训练,非常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对将要上学的孩子进行静坐训练,特别是对好动的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静坐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6、有做作业的概念

  放学回家后,孩子还缺乏完成作业的执行任务意识与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孩子回家后,家长问他有没有作业、有什么作业,孩子的回答除了不知道还是不知道。因此家长应配合老师多询问孩子是否有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孩子养成放学回家帮作业的良好习惯。一年级孩子的书面作业不多,口头预复习工作会更多一点。家长应该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养成晚自修的习惯,每次可让孩子坐在固定的位子上,或者给他讲故事,或者让其涂涂画画,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7、您如何看待小学英语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父母需要给孩子分行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在幼儿园时可以多参加英语班的学习,这是一种举性的、口语化的学习,而不是功利性的考级。纯外籍教师环境并不一定好,外籍教师与孩子的交流完全靠肢体语言进行,孩子依赖肢体语言进行记忆,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不容易记住。相反,一些掌握了外语教学经验的中国老师开设的英语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手机访问 深圳本地宝首页

相关推荐 幼儿园 小学 幼小衔接 
  • 盘点12个著名的早教方法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育儿方法,都觉得自己的育儿经是正确的,到底什么才是孩子在成长中真正需要的呢?看看以下这12种方法,一定有你值得借鉴的地方。

  • 深圳早教机构排名 深圳最好的八所早教机构

  • 鹏城宝贝智能化开发中心

    鹏城宝贝儿童智能化开发中心通过8年以上的教学实践和研发探索,并与国际教育机构和教管部门长期互动,正式推出“鹏城宝贝”这一专业的早教品牌,众多教学骨干和资深专家顾问,为内容涵盖了儿童早期母婴

  • 哈巴谷亲子社区百仕达中心

  • 亲亲袋鼠前海中心

  • 家有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 教育孩子要注意那几点呢?

    教育小孩子是一件大事情,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小宝宝需要家长们掌握一定的技巧与方法,那么做为家长的你是否懂得这一方面的常识问题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 宝宝最需要父母给予的十大东西

  • 宝宝入园前怎样顺利体检?

    朋友的宝宝是个3岁的男孩儿,准备今年上幼儿园,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入园查体时,宝宝极为恐惧大哭大闹无法配合检查,被急出一身汗也没能顺利进行,父母只好带宝宝回来等些时日。这仅仅在家里等其实不是个

  • 宝宝千万不能碰的食物

    爸妈们都乐于为宝宝们购买各种零食,但宝宝稚嫩的消化系统,对于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有好多食物,暂时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小餐桌上。

  • 宝宝跟父母几岁分床最合适

    看着宝宝逐渐长大,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独自一个人睡觉。究竟宝宝多大可以与父母分床睡呢?分床睡需要刻意分开还是顺其自然?过渡期间有什么小技巧?让我们来看看三位妈妈的说法吧。

  • 宝宝认生怎么办?

    认生是宝宝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出的一种害怕的反应,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普遍却不代表可以听之任之。父母在面对宝宝认生的现象时,应该抱着积极主动引导的心态和做法去安抚他,让他克服认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