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开讲
小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对“选择之后果”常常预见得不充分,这导致其愿望的“常变常新”,这不是大过错。孩子比我们预想的更敏感,比如他忽然对动物园失去了兴趣,也许只是注意到了动物园里粪便与干草混和的味道;他忽然不愿去亲戚家小孩的“祝寿会”,是因为他在祝寿会上的一言一行都无人关注,他感到受了冷落;而不愿再弹钢琴,或许只是因为最近钢琴老师对他过于严厉……一旦了解到他“出尔反尔”背后的真相,我们就不会笼统地责备他“言而无信”,而是能帮助他打开心结,知道他是否真的受到了伤害,以及放弃原先的目标对不对。
3.我们要相信营养学
一位非常懂得营养学的妈妈做菜特别清淡,她认为吃得过咸会使人过早衰老、咳嗽、引发高血压,因此当她见到女儿垫了小板凳,在厨房里偷着往汤里加盐时,她夺走了盐罐。后来女儿在幼儿园晕倒,磕掉一粒门牙,医生诊断是“低血压引起的头晕”,孩子妈妈才知道,女儿从爷爷那里隔代遗传了低血压的毛病,她需要比平常人多一点的盐。
还有一位妈妈,特别喜欢给孩子买鱼片干,因为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磷等微量元素,是一等的“健康零食”。她的宝宝被迫以喜不喜欢吃鱼片干作为奖惩标准,结果,为了得到一个芭比娃娃,孩子吃掉了数十袋鱼片干,长出了难看的氟斑牙。后来这位妈妈才在网上看到,鱼片干由海鱼制成,含氟量很高,过多食用将导致慢性氟中毒。她很后悔没有关注宝宝不愿吃鱼片干的意愿。
真相开讲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挑食行为伤脑筋,为此展开的饭桌上的争斗,多数转变为“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的大比拼,随着孩子的“眼泪拌饭”,父母们露出了胜利者的欣慰。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认为,挑食是身体做出的自然反应,孩子特别反感某种食物,多半反映这种食物中蕴含的主要营养素,在孩子体内已经过剩。因此,不必强迫孩子吞咽那些他认为“颜色恐怖、气味恶心”的食物来强调“营养学我比你懂得多”。父母不妨提供足够多的食物品种,让孩子自由尝试,让吃饭成为“值得期待的事”,而不是“让人心神不宁的受刑时间”。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怎可乱交?
“他不是你们班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他得的小红花比你少多了,你与他在一起有什么好处?也许会学了一身坏毛病。”“他太调皮了,闹得让人吃不消。”“她太腼腆了,将来还是能说会道的小朋友有出息,你不想交大方点的朋友吗?”多数孩子新交的朋友会遭到爸妈诸如此类的“求全责备”,他们会千方百计否认孩子自由结交的小朋友,而鼓励孩子去交自己选出来的朋友,比如父母的好朋友家的孩子,比如父母眼里家世背景高尚,优雅谦逊,有礼上进的“模范孩子”。
真相开讲
成年人往往将自己功利化的交友原则强加给只有几岁的宝宝,这些“交友原则”常常令年幼的宝宝困扰不已,比如,宝宝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交朋友要交“小红花多的”,为什么坐助力车上幼儿园的自己,就不该与坐小汽车上幼儿园的同学讲悄悄话。幼儿也不喜欢结交一点缺点也没有的,仿佛“太空级纯净水”的孩子,与这样的孩子在一起,宝宝老是受到比较和批评,他有什么愉快的呢?
随着宝宝的成长,以及个人判断能力的提高,他的交友圈也在不断“刷新”,而让孩子远离有坏习惯的朋友,前提条件不是父母硬性隔断他们的来往,而是父母点到为止地指出这小朋友的缺点,与此同时,不去隔断他们的交往,让孩子充分了解他的朋友,相信最终,孩子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5.你呆会儿可是我的脸面
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孩子的话语权最容易被剥夺呢?父母带着孩子做客他人家中或出席隆重场合时,最容易出现父母处处代孩子做决定的现象。一位法籍太太多次接待过她的中国朋友,她非常不理解当她询问小客人想喝什么饮料,想吃什么东西时,她的中国朋友这样替孩子抢答,“哦,可乐伤牙齿,还是来一罐酸奶吧!”“他这么胖,怎能再吃曲奇饼,还是来几块低糖全麦饼干吧。”法国太太再三用生硬的中文强调,“我想知道宝贝的想法,是宝贝吃喝,不是你来吃喝,你干嘛要代他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