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1、极度紧张,无法正常作答
[案例]家长: 我女儿即将参加高考。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中,紧张得不能自已,竟在考试当中晕过去。
[分析及对策]这是迎考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症,主要是由于考生长期、持续的精神紧张而对考试异常恐惧所致。建议考生学会自我减压,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试着逐步将考试看成一次普通的作业,并非不重视,而是从容不迫地应对这种紧张的智力活动。
有效的减压方法很多,简单的有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轻音乐,放松自己,减少紧张感。另外,健康用脑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减压。很多时候,压力是在多度用脑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过程中产生的。睡眠是消除脑力疲劳和恢复精力的最好方法,在高考前夕,考生尤其要注意用脑卫生,不要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使你的大脑清醒、敏捷,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表现2、看重名次,恶性循环
[案例]考生:离高考只有两三个月了,学校现在是五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我却越来越害怕,我已有好几次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以前,我的各门各科成绩在班上还可以,可现在一降再降,越滑越厉害了,我快撑不住了!我该怎么办?
[分析及对策]这是迎考学生中多见的对名次的依赖心理,考生在多次的考试排名中养成名次为上的心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认为这种名次上的升降将直接映射到高考成绩中,某些学生甚至通过名次才能获得自信。考生必须认识到(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引导),名次的升降是正常的,关键是你是否通过每场考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积极的做法是,考生要坚信自己的实力,找出潜在问题,"对症下药",在老师、同学、父母的帮助下查漏补缺,改进学习方法,安排好重点复习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另外,适度调整高考预期目标。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安排中,每一阶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只要考生始终坚持为这些务实而又连续的目标而努力,肯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的,这比关注名次的升降强一百倍。
对家长来说,应在尊重孩子成绩的基础上,和孩子探讨如何巩固和加强优势学科,改进和提高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科。最为关键的是,家长要合理地看待孩子发挥失利的个案,不要以偏概全,区分一时的失误与全面的挫败,以免造成孩子丧失信心;更不要横加指责,指责不仅难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而且会引发家长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心境低落,造成恶性循环,成为对孩子持续性压力的来源。
表现3、模考出色,盲目放松
[案例]班主任:班上一男生,高考前一模和二模在班上名次都不错,最后一个月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能吸引他学习的兴趣,整天无所事事,甚至时而莫名的兴奋,浮躁不安,希望高考早日来临。
[分析及对策]这是考生在模拟考试后常出现的错觉在作怪。由于学校、家长和考生都特别重视一模二模成绩,导致考生出现错觉,把模拟成绩等同为高考成绩,从前绷紧的脑子一下子轻松起来,盲目乐观,急于求成。
老师或家长发现考生有此类现象,应寻找机会及时提醒考生,不要盲目放松,让他充分认识到考前时间的可贵。考生自己不妨“温故而知新”。即使确实各方面准备得十分完备了,考生也可以把课本再看一遍,熟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整理老师的笔记,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文科主要回顾政治、历史、地理,理科则重点记忆各种公式,使情绪得到优化,踏踏实实地度过考前一个月,考后没有遗憾。
应考篇:过重负担,发挥失常
表现4、紧张怯场,无从下手
[案例] 某重点中学男生,一上考场就紧张,看到试卷大脑中一片空白,简单的题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万一在高考时发生怯场怎么办?
[分析及对策] 这种情况和考生在迎考阶段的心理调节有很大的关系。过于焦虑、缺乏自信等都可能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考生若在某次模拟考试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要惊慌,即使是在高考考场中发生,不要慌乱。怯场心理是可以调整并最后有效避免的,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性进行调节。
1、准备充分。出发前,考生应带齐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和所需文具,熟悉到达考场的路线,做好乘(转)车准备。提前到达考场并熟悉考场环境,能有效消除陌生感。
2、积极自我暗示。要树立一种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好”。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心里默念一些鼓励性词句,例如“能考好,能考好,能考好”等。反复默念,可使情绪稳定,信心提高。
3、愉快想象。在考试中,考生感到自己过度紧张时,可以闭上眼睛,默默地回想自己曾经某次十分顺利而轻松地通过考试的情形,回想得越逼真越好,然后不断地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次考试我也一定会那样轻松而顺利地通过的。这种积极的自我期待有助于减轻焦虑,使人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恢复思维敏捷。
4、闭目休息。出现怯场现象时,可暂停答卷,闭目休息一小会儿,排除掉心中杂念,恢复平静后,再继续做题。
5、深呼吸。放下笔,双手平放在双腿上,做深呼吸3至10次。吸气要长但不要急,呼气要慢。做几次深呼吸对缓和心理紧张有相当大的帮助。
表现5、全家企盼,不堪重负
[案例]他,是父辈三兄弟中唯一的男孩,尽管家庭贫困,却全力支持他读书。而他的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全班级前二十名内。但在一模时发挥失常,他的情绪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来自长辈的过分关注更让其感到压力重重。结果二模又考砸了。这时他的焦虑达到了极点,失眠、烦躁,身体也出现种种不适,结果高考仅差几分没过线。
[分析及对策]这是望子成龙过度的个案表现。家中长辈对于考试的关爱是动力也是压力。尤其是一些考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自己无法上高等学府,由此将两代人的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肩挑重担,考生对于考试的紧张和恐惧油然而生。
要解决这类考生的紧张心理,首先在于家长自身要减压,孩子才可能正常发挥。另外,考生若感觉压力过大,不妨找家长、老师或好友谈心,积极疏导自己心中的紧张情绪,切忌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家人期待过重,反而自卑自闭。
迎考应考,考生紧张心理林林种种,并非以上所列几个案例所能揽括。但从考试焦虑的形成过程上看,都是相似的,首先是考生情绪上的紧张和恐惧,导致其脑内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导致身体紧张,应激激素持续分泌毒性作用,最终导致考试焦虑症的产生。很明显,情绪紧张是源头。心理医生指出,解决考试焦虑首先在于解决方法问题。因为心理医生在咨询实践中发现,首先是考生学习方法所致,学习方法不正确,有不少内容没掌握,自然就要紧张。
此外,错误认知,过于注重结果,也是引发考试焦虑症的重要原因。某些考生总是在想:“我奋斗12年,就为高考这几天了,如果考砸了怎么办?”结果是越想越担心,越想越紧张。太想穿过针眼的手会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抖。太关注结果,反而没有结果。心理医生对此开出的处方是这样的:学会将结果与过程分离,将重心转移到复习过程中来,在正确复习战略的指导下,认真利用复习的每一天,做好眼下每一道题,只要你在考前主观上做到了最佳,相信结果对你来说也必定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