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端午节已临近。放下工作的牵绊,带上父母、儿女,到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过一个原汁原味的端午节,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同时感受婺源民间与众不同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为中国主要传统节日之一,是由繁复众多的民俗事象所组成的,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观念和文化意义相当复杂。而江西婺源,端午是夏日最大的传统节日。或许是语言习俗的不同,婺源人称端午叫“端阳”。婺源端午节的风俗,不论从内容构成还是从文化意蕴来看,都和其它地方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婺源的端午习俗沿袭了部分古老的“山越”习俗,时间当为从战国后期至三国时期。
端午节这天,在婺源除了中华传统的赛龙舟、裹粽子等风俗,最流行的莫过于当地特色的传统风俗:跳傩舞、吃汽糕。从宋代开始,就以鹤立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端午时节的傩舞,最活跃的角色就是钟馗抓鬼了。爽直淳朴的婺源人干脆称为舞钟馗,通过此种方式,驱邪避恶、祈祥纳福。
倘若傩舞是婺源端午的一种民俗风情、一种民间精神层面的祈愿,而蒸汽糕、饮雄黄酒、吃蒜薹,却是婺源民间用食物形态对端午的一种叙述。
婺源人家,用大米浸泡磨浆,加入豆芽、豆腐、干笋丁、火腿末,入篦蒸熟起锅,抹上辣油,撒上葱花,用刀把完整的蒸糕切成菱型,以象征龙的龙鳞图案,所以叫“龙糕”,婺源不少地方因为龙糕有很多气孔,后来又叫气糕(汽糕)。成片之后,即可品尝到松软滑爽的汽糕美味。
像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在婺源民间都把精神与物质的空间,拓展得尽乎完美。
徽州婺源家家户户每年端午节来临之前,都要筹备挂“龙子”,不仅要为小孩子制作端午衣,而且还要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编绞成彩色的网袋。待到端午节这天,小孩们都要穿着端午服、戴着端午帽,用彩色的网袋装着禽蛋,悬于颈项。在婺源民间文化中,“鸡蛋或鸭蛋”在婺源叫“子”,网袋编成菱型的格子象征龙鳞,孩子佩戴这样的吉祥物意味着自己是“龙子”。正午时分,婺源人要带着“龙子”祭祀祖宗,烧香礼拜,祭以龙糕。这与婺源其它节日不同,必须时间在五月五日正午。
端午采集艾草悬之门户上“以禳毒气”,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画王字,驱灾避邪,保佑平安、健康,这是越人古老的“龙祭”仪式的保留,至今流传于婺源。
艾草是端午不可忽缺的,这种生于诗经、楚辞时代的植物,婺源人喜欢称艾草为香艾或艾蒿。端午时节的艾草,植株中直,叶面白毫,散发着朴素、蕴蓄的清香,还有五月的阳光和雨露混合的味道。艾草在菜园地角漾起的绿意,端午时节被婺源家家户户搬进家中,分解在门楣、窗台之上房梁之下,家中就有了恬淡安然的艾叶清香。婺源的长辈人说,端午插艾有避邪驱蚊之功。其实,艾叶的挥发性香味,与烟熏苍术、白芷一样,不仅驱蚊,而且能驱蝇驱蚁,然而,时至今日,对艾草避邪之说也无从可考。或许,这是婺源民间对自然植物的一种敬畏,抑或是一种源自民间的神秘力量。
看见艾草,闻着艾草的清香,过往端午的记忆便在脑中浮现出来。艾草青青,成了浸润端午记忆的颜色。这些年,无论你离开了乡村农舍,还是蛰居于城区一隅,但每到端午,相信依然会有很多人记忆起婺源人家门楣和窗台插上的艾草,还有五月婺源人家那从楼前蔓延流淌的阳光。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生活宝典】,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端午节】可获取深圳端午节活动(龙舟赛、灯光秀、烟花秀等)、景点购票入口/预约入口、旅游推荐、场馆开放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