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苏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英文Wu Chinese),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长期以来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上海话是另一种吴语的代表方言,不过苏州话和上海话差别很小,苏州话调比较软,上海话相对比较硬,而且苏州话比上海郊区县的吴语方言更容易被上海市区人理解)。
【文化艺术】 宗教
苏州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主要宗教场所有:道教宫观有玄妙观(位于观前街)、玉皇宫(园区)、城隍庙(位于景德路)、穹窿山上真观;佛教有西园寺、寒山寺、北塔报恩寺(位于人民路)、文山寺、灵岩山寺(木渎镇)、包山寺(吴中区西山岛)园区重元寺、来风寺、常熟虞山兴福寺、张家港凤凰山永庆寺、香山寺、双杏寺、吴江平望镇小九华寺、昆山海藏寺;其他宗教的有圣约翰堂、使徒堂、杨家桥天主堂、石路太平坊清真寺等。
【方言】
苏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英文Wu Chinese),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长期以来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上海话是另一种吴语的代表方言,不过苏州话和上海话差别很小,苏州话调比较软,上海话相对比较硬,而且苏州话比上海郊区县的吴语方言更容易被上海市区人理解)。
【民俗】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